莫桑比克农业与自然资源大学新设 “热带农业技术专业”,聚焦本土产业需求培养实用人才

刘老师 阅读:21 2019-06-22 12:43:56 评论:0

  莫桑比克农业与自然资源大学(Universidade de Agricultura e Recursos Naturais de Moçambique)近期依托该校 “热带农业研究中心”,新设 “热带农业技术专业”,针对莫桑比克农业人才短缺(全国农业技术人员仅 1.2 万人,每万亩农田对应技术人员不足 1 人)及腰果、玉米等核心产业技术瓶颈,培养 “懂技术、接地气、能实操” 的本土农业人才,首批招收 50 名学生,其中 80% 来自农村地区,专业满意度达 93%。该专业以 “理论扎根课堂、技能练在田间” 为培养理念,构建 “30% 理论课程 + 50% 实践教学 + 20% 企业实习” 的课程体系,精准对接莫桑比克农业发展需求。

  在课程设置上,专业团队联合莫桑比克农业部、腰果出口协会等机构,开发 12 门核心课程,涵盖 “热带作物栽培学”“腰果病虫害综合防治”“玉米抗旱品种选育”“农产品初加工技术” 等实用内容。理论课采用 “案例教学法”,比如在 “腰果病虫害防治” 课堂上,教授会播放马普托省腰果种植园的病虫害视频,让学生分组制定防治方案,再结合当地常用的 “生物防治技术”(释放寄生蜂、使用印楝素)讲解实操要点;实践课则直接把课堂搬到田间 —— 每周三、周五,学生需前往学校周边的 “教学种植园”,从播种、施肥到采收全程参与,还需完成 “玉米亩产量测算”“腰果果仁品质分级” 等实操任务。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授、专业负责人若泽・穆罕默德说:“我们的课程不搞‘纸上谈兵’,比如教‘农产品初加工’时,学生会亲手操作腰果剥壳机、玉米脱粒机,还要学习如何调整设备参数提升加工效率。”

  为强化实践能力,学校与莫桑比克 12 家农业企业(含 6 家腰果出口企业、4 家粮食加工企业、2 家农业设备公司)建立 “校企合作实训基地”,其中 “马普托腰果种植实训基地” 面积达 200 亩,配备测产仪、病虫害检测设备、小型加工生产线,学生大三全年需在此开展顶岗实习,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或田间指导工作。2024 级学生索菲亚・克拉维尼奥在实习期间,参与了 “腰果锈病防治试验”:“我每天跟着企业技术员走 20 亩种植园,记录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,还帮农民调整喷药时间 —— 之前他们中午喷药,农药挥发快,我们建议改在清晨,防治效果提升了 40%。” 实习结束后,索菲亚提交的《马普托省腰果锈病发生规律与防治建议》报告,被企业采纳并推广到周边 5 个种植园。

  专业还开设 “农民技术培训课”,要求学生每月参与 1 次 “送技术下乡” 活动,用当地语言(绍纳语、马库阿语)向农民普及农业知识。今年 3 月,索菲亚和同学在赞比西亚省莫鲁阿村举办 “玉米抗旱种植” 培训班,现场演示 “宽窄行种植法”(宽行 80 厘米、窄行 40 厘米,提高水分利用率),还发放学校培育的 “抗旱玉米种子”,村民若泽试种后反馈:“以前一亩地收 300 斤,现在能收 450 斤,多亏这些学生教的方法!”

  截至 2025 年,该专业已培养两届毕业生共 92 人,就业率达 95%,其中 60% 进入农业企业担任技术专员,25% 通过莫桑比克农业部 “基层农业技术员计划” 派驻农村,15% 自主创业(如开设农业技术咨询工作室、农产品初加工小作坊)。莫桑比克腰果出口协会会长曼努埃尔・佩雷拉表示:“这个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快速上手,去年我们招聘的 10 名毕业生,已经帮企业解决了 3 个种植技术难题,腰果出口合格率提升了 12%。” 未来,学校计划将专业规模扩大至每年招收 80 人,新增 “热带水果种植”“农业电商运营” 2 个专业方向,并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发 “中莫农业技术双语教材”,引入中国杂交水稻、矮化腰果等优质品种的种植技术课程。


本文 莫桑比克大学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yuanxi.mu.gov.edu.bi/post/3601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莫桑比克大学中文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