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普托纳米材料学院联合中国科学院 研发热带环境适配纳米涂层
近日,莫桑比克马普托纳米材料学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,启动 “热带环境纳米防护材料研发”
项目,聚焦非洲高温高湿环境下设备腐蚀问题,开发适配农机、电子设备的纳米防护涂层,计划两年内完成 3 种涂层量产,填补莫桑比克纳米材料应用领域空白。
该项目依托学院纳米材料与工程系,团队整合材料科学、表面工程、腐蚀防护等多学科力量,针对热带环境金属腐蚀快的问题,研发 “腰果壳提取物改性纳米涂层”:以当地丰富的腰果壳为原料提取天然抗氧化成分,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复合,形成兼具防腐蚀与耐高温的防护涂层,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 60%,可使农机部件使用寿命延长 3 倍;同时开发 “柔性电子设备纳米防水涂层”,适配手机、传感器等设备,防水等级达 IP68,已在马普托郊区试点应用。中国科学院为项目提供 80 万欧元资助,捐赠纳米表征设备 25 台套,同时派遣 20 名材料专家参与技术指导,目前 “腰果壳纳米涂层” 已通过莫桑比克国家标准认证。
学院设有纳米材料与工程、材料物理、材料化学 3 个专业,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开设 “双学位项目”,每年选派 10 名学生赴华深造。校园生活中,学院定期举办 “纳米材料创新大赛”,去年学生设计的 “纳米改性腰果壳复合材料” 获非洲材料科学奖;同时开展 “纳米技术下乡” 活动,为农户免费喷涂农机纳米涂层,去年服务覆盖 60 个村庄。国际学生中心为来自坦桑尼亚、肯尼亚的留学生开设 “热带纳米材料应用特训营”,结合实操讲解专业术语。该校新闻中心开设 “纳米研发日志” 专栏,实时报道项目进展,相关成果被纳入 “非洲工业材料升级计划”。“我们的技术要让非洲设备‘耐得住高温、扛得住潮湿’,” 来自肯尼亚的纳米材料专业学生保罗・奥廷加说,“试点农机的金属部件,经过涂层处理后再也不用频繁更换了。”
本文 莫桑比克大学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yuanxi.mu.gov.edu.bi/post/353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