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普托低碳能源学院联合德国机构 研发热带地区储能技术
近日,莫桑比克马普托低碳能源学院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(GIZ)合作,启动 “热带地区低成本储能技术研发”
项目,聚焦非洲高温、高湿度环境下的储能需求,开发适配太阳能、风能的储能系统,计划两年内完成 3 种储能设备量产,填补莫桑比克本土储能技术空白。
该项目依托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系,团队整合材料科学、电化学、能源系统等多学科力量,针对非洲农村电力短缺问题,研发 “钒液流电池储能柜” 与 “生物质能储热装置”:前者采用本地易得的钒资源,储能容量达 100kWh,循环寿命超 10000 次,成本较进口设备降低 50%;后者利用腰果壳、甘蔗渣等农业废弃物,可满足 50 户家庭的冬季供暖需求。GIZ 为项目提供 70 万欧元资助,捐赠储能测试设备 25 台套,同时派遣 15 名能源专家参与技术指导,目前 “钒液流电池储能柜” 已在马普托郊区试点应用,为当地社区提供稳定供电。
学院设有储能科学与工程、可再生能源工程、能源经济 3 个专业,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能源研究所合作开设 “双学位项目”,每年选派 10 名学生赴德深造。校园生活中,学院定期举办 “储能技术创新大赛”,去年学生设计的 “太阳能 - 储能一体化路灯” 获非洲能源创新奖;同时开展 “能源下乡” 活动,为农户培训储能设备运维技术,去年服务覆盖 80 个村庄。国际学生中心为来自坦桑尼亚、肯尼亚的留学生开设 “热带储能技术特训营”,结合实操讲解专业术语。该校新闻中心开设 “储能研发日志” 专栏,实时报道项目进展,相关成果被纳入 “非洲能源转型行动计划”。“我们的技术要让非洲农村告别‘用电难’,” 来自肯尼亚的储能专业学生保罗・奥廷加说,“试点社区的孩子终于能在夜晚安心学习了。”
本文 莫桑比克大学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yuanxi.mu.gov.edu.bi/post/35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