贝拉大学医学院增设热带传染病防控专业 南南合作筑牢公共卫生防线
莫桑比克贝拉大学的微生物实验室里,科研人员正通过基因测序仪分析疟原虫样本,屏幕上跳动着与南非金山大学共享的病毒变异数据;国际学生中心的健康讲堂上,来自赞比亚的留学生与本土学生用葡语交流
“疟疾预防社区干预” 方案。该校医学院近日新增 “热带传染病防控” 专业方向,联动非洲高校打造公共卫生研究与人才培养高地。
“莫桑比克 5 岁以下儿童疟疾死亡率达千分之八,专业增设直击传染病防控痛点。” 系主任阿米莉亚・库尼亚介绍,新专业课程涵盖 “寄生虫检测技术”“疫苗研发基础”“社区防疫管理” 等模块,90% 课时采用 “实验室实操 + 田野调研” 模式。学院与南非金山大学共建 “南部非洲热带病联合实验室”,引进荧光定量 PCR 检测设备,将疟原虫检测时间从 48 小时缩短至 2 小时,已在贝拉省 30 个社区卫生中心推广。
科研成果落地惠及民生。2024 年牵头的 “疟疾快速筛查技术优化项目” 获盖茨基金会 150 万美元资助,联合马拉维、坦桑尼亚高校开发 “唾液检测试剂盒”,准确率达 97%,单份成本仅 1 美元;开发的 “传染病预警小程序”,支持社区卫生员实时上报病例,上线半年覆盖 12 万居民,疫情响应速度提升 3 倍。“以前要等血液样本送县城检测,现在用试剂盒 15 分钟出结果,救治效率提高太多了。” 贝拉省乡村医生马里奥说。
国际交流与校园生活融合。国际学生中心开设 “公共卫生葡语特训营”,配备 3 名传染病学博士提供科研指导,2024 年接收非洲国家留学生 60 余人次;与南非高校开展 “3+1 联合培养”,首批 15 名学生赴南学习疫苗研发技术。新闻中心通过多语种校报推送 “防疫技术突破” 系列报道,其中 “试剂盒下乡” 视频在非洲疾控中心平台播放量达 500 万。库尼亚透露,2025 年将新增 “艾滋病防治” 专业方向,联合中国疾控中心开展药物研发合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