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桑比克大学启动濒危语言保护计划 用录音留住文化根脉

刘老师 阅读:8 2025-09-18 13:19:27 评论:0

  在莫桑比克楠普拉省的部落里,85 岁的长老阿曼多・若泽正用当地濒危的尧语讲述创世神话,莫桑比克大学语言学系学生卡洛斯・佩雷拉拿着录音设备认真记录。这是该校 “濒危语言拯救计划” 的场景,自去年启动以来,已记录尧语、聪加语等 5 种濒危语言的民间故事、歌谣 1000 余段,建立首个数字化语言档案库。

  莫桑比克拥有 20 多种本土语言,其中 8 种因使用人口减少濒临消失。为守护文化根脉,学校组建由 15 名语言学教授、30 名学生组成的调研团队,深入偏远部落,采用 “录音 + 录像 + 文字转录” 方式,系统收集濒危语言资料。在赞比西亚省,团队用三个月时间,记录下尧语的日常对话、传统婚礼祝词等内容,整理出 10 万字的语言词典。

  建成的数字化语言档案库支持葡语、英语双语检索,包含音频 2000 段、视频 500 个、文字资料 30 万字,向全球研究者开放,上线半年访问量突破 5 万人次。团队还开发 “语言学习 APP”,收录基础词汇与对话场景,供当地青少年学习使用,已注册用户 3000 人。

  “语言是文化的灵魂,一旦消失,很多传统知识也会跟着失传。” 项目负责人玛丽亚・席尔瓦教授说。学校计划明年开设濒危语言培训班,邀请长老授课,培养年轻传承人,同时将语言故事改编为儿童绘本,让文化根脉在下一代延续。
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莫桑比克大学中文网